乌达区紧紧围绕突出一条主线、强化一个统领、坚持三个牢牢把握、抓好六项重点的“1136”总体思路和着力解决“六个问题”、强化“六个提升”、实现“八个更加”的目标要求,从强化党建责任、夯实党建基础、严肃党内生活、聚焦党建合力四个层面花大力气、下深功夫,坚持以点带线促面,全力推动党建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着力党建责任再强化。强化书记抓,建立区委书记一月一听全区基层党建工作专题汇报、区委常委会每次听取1—2名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情况汇报并进行评议的工作机制。开展区级领导带头大调研、大走访活动。区委书记走访调研了全区“一镇七办”22个社区,对涉及人员经费、设施配备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困难和薄弱环节,给予了切实有效地解决。强化抓书记,以“抓党建好书记”竞赛、“好支部”评选、“示范群体”创建为抓手,创新开展基层党组织“高标准”对标对表活动,每个基层党组织至少对应一个先进地区、至少学习借鉴应用1—2个新经验、好做法,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的能力与水平,压实党组织书记抓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进而带动压实所有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责任。
着重党建基础再夯实。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核心,围绕人员、经费、阵地、制度建设等方面再突破。抓“有人管事”,社区“两委”人员从原有108人增加到188人,较为彻底地解决了基层人员短缺问题。抓“有钱办事”,在资金总额新增加362万元的基础上,又为每个社区每年增加工作经费16.45万元,较为彻底地解决了经费不足问题。抓“有场所议事”,以联建、共建、共享的方式,强化党建阵地建设,全区212个基层党组织达标186个,达标率87.7%,较为彻底地解决了议事场所配备问题。抓“有章理事”,修订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编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工作有关文件汇编(二)》和《组织工作管理制度汇编(二)》,较为彻底地解决了制度规章不系统问题。
着眼党内生活再严格。注重“实效化”,认真落实党内政治生活“1+5”制度,立足面对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条主线,坚持每月组织生活主题与打赢“三大攻坚战”、发力“五区”打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动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等决策部署相结合,有效发挥党建工作对业务工作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严格“程序化”,科学设置组织活动时间、内容、要求,由组织部门牵头制定规范化的组织生活流程图,切实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不会开展组织生活的现实问题。推动“精细化”,紧扣精细管理抓组织生活,通过月自查、季督查、半年总结、年底考核的方式,对上半年督查中发现的3大类47个具体问题明确整改要求,确保组织生活常态开展、指向开展、高效高质量开展。
着手领域建设再发力。突出六个“深化”,即进一步深化农区“富民党建”,找准基层党建与精准脱贫的结合点,打造“党建+”模式,通过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发挥“满达呼”产业协会等特色党组织引领作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依托主导产业、优势资源、集体资产和群众入股等方式,带动农区发展、农业增资、农民致富,目前集体经济已实现“清零”目标,收益达7万多元。进一步深化街道“暖心党建”,实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示范户“五级联动”模式,推行“联合党委”机制,实行“轮值书记”、“兼职委员”制度,今年以来召开民情民意研究协调工作例会6次(一月一次),有效解决群众反应的困难、问题、诉求和愿望共24件。进一步深化非公经济组织“连心党建”,深入推广园区党建“223”工作法,深化“1+3+N”的园区党建体系,用好用活“三有三无”党建工作载体,选派党建联络员和指导员65名,将党建工作真正融入非公企业发展,实现党建工作与服务企业“双发展”。乌达工业园荣获自治区级“党建工作示范园区”称号。进一步深化机关“活力党建”,开展“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推动窗口和服务行业“三亮三提三比三评三创”,特别是在经信、发改、安监、环保等重要部门,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有力推动“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深化教育系统“树人党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载体,开展“支部展风采”、“书香校园”、“蓝青工程”、“三名工程”等创建活动,4所学校进入乌海市名校序列。进一步深化卫计行业“关爱党建”,发挥“名医馆”、“蒙医医疗”资源优势,立足区中心医院公益性改革,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建医联体,整合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建立医共体关系,有效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健康医诊疗格局。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电话:0473-2991634
蒙ICP备11001578号-2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64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email:djzx9829@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