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员之家

20150514 第十三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25  

分享到:

第13期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               2015514

 

【内容摘要】

●乌海市“五个无”保障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推进

●乌海市注重“三个结合”

探索科学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乌海市严把四关做好因私出国(境)审批管理工作

    ●乌海市认真开展“两核查”把好干部选任入口关

●工作动态

 

乌海市“五个无”保障

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推进

 

为保证全市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有序进行,我市及早安排、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广泛宣传,做到“五个无”保障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顺利推进。

一是舆论宣传“无死角”。运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手册、公示栏等老载体,积极开辟手机短信、微信、党建网站、远程网络等新阵地,360度全覆盖宣传,教育和引导广大村(社区)居民正确行使权利。

二是四类人员“无当选”。组织纪检监察、组织、公安、司法、检察、计生等部门开展联审活动,严把候选人任职条件,确保违法、违纪、受处分、“带病上岗”四类人员不能当选。

三是选举程序“无瑕疵”。设立了“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设综合秘书、联络保障、舆情监控、案件审理和法规咨询5个工作组,为换届选举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四是选风选纪“无违规”。成立市、区、镇(街道)三级督导组,加强选举工作指导和监督,加大贿选查处力度,公开通报违法违纪典型案件,确保选举过程风清气正。

五是社会稳定“无风险”。坚持及时就地依法解决问题和思想教育疏导相结合,健全来信来访登记和复信回访制度,确保换届选举工作期间社会大局稳定。

                         (组织一科、组织二科供稿)

 

乌海市注重“三个结合”

探索科学发展为导向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

 

乌海市积极探索完善科学发展为导向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建设,结合实际,突出特色,以考核工作的创新带动发展方式的转变,夯实考评工作提质增效的基础。

在制定考核指标的内容上,注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根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总体发展目标和思路,以及市委全委会、政府工作报告等,作为考核指标的申报重点,细化分解到有关责任单位。被考核单位结合本部门职能职责工作和承担我市的中心工作,提炼重点的、核心的、能够反映工作成果的指标进行申报。在此基础上,多个部门共同承担的工作,由主要责任部门或牵头部门填报《市直部门对各区及有关单位考核目标申报表》,将任务具体分解到每个相关部门,通过报批程序同意后,可将此项目标任务纳入到相关责任部门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中,并由主要责任部门或牵头部门对各个责任部门的此项工作情况进行赋分,既推进了工作任务的落实,又增加了考核的真实性。

在设置考核指标的手段上,注重“定量分类”和“定性分析”相结合。2014年底,在原有基础上对列入年度考核范围的75个部门,进行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分类设置,共分为经济管理类、社会管理与服务类、执法与垂直管理类等9个类别,实现了在考核过程管理中对区、市直部门的全覆盖。按照分类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内容,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综合性、典型性、约束性指标,对能够量化的指标尽量予以量化,使量化指标重点突出、简便易行。对没有规范统计口径或统计方法的定量指标、没有数据来源的指标、数据不便统计的指标、易受人为因素影响难以考准考实的指标,不纳入定量考评体系。对于那些不好把握、又相对重要的指标,如完成实际工作所进行的投入和代价以及完成时限要求缺乏明确规定或是验收标准的,设置指标不易量化,引入否决计分法、阶段性申报等方式纳入定性考核体系,既有定量分值依据也有定性分析评价,增强了考核准确性和易操作性。

在审核考核指标的程序上,注重“刚性约束”和“柔性配套”相结合。被考核单位结合所申报考核指标的初步意见,还要比对自治区考核办下发的《乌海市工作任务考核指标》及对口厅局的任务目标,如涉及到的工作任务在本部门考核指标中不存在的,或者是目标值低于自治区要求的,及时予以修改调整,确保承担我市和上级部门考核任务目标的同部署、同落实。市考核办牵头对各部门初步设置的考核目标和指标逐级逐项审核评估,及时将审核意见向有关部门反馈,待各单位根据对初步设置目标进行调整完善确认后,报市委常委会研究审定后统一行文下发,作为年度考核的主要依据。年度考评指标体系一经下达,一般不得随意更改。同时指标的设置具有动态性,未列入指标体系初步框架确需临时新增或是修改调整的指标项目,提供指标变更依据履行程序后,纳入到指标体系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从而发挥长期的指导作用。

                           (综合考核评价科供稿)

 

乌海市“严把四关”做好因私出国(境)审批管理工作

 

年来,乌海市县处级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批工作始终坚持“严把四关”,确保不出现因私违规出国(境)情况。

一是严把备案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与市公安局沟通,严把离退休厅级干部和县处级干部的因私出国(境)备案,近年来,先后组织了三次清查,将干部名单与市公安局备案信息进行了认真核实,确保所有已退休厅级干部和未退休县处级干部全部在公安部门进行了备案,同时,改进工作方法,将新提任的县处级干部出国(境)备案、证照与工资审批等工作一并进行,确定干部第一时间纳入管理。同时,县处级干部退休后,按照规定对其公安部门的备案信息进行撤销。

二是严把审批关。按照中央、自治区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严格的出国(境)审批工作程序,由本人向所在地区和单位提出申请,申请需明确出国(境)时间、地点、事由、费用自理等,由干部所在地区和单位进行初审,经地区和部门主要领导同意后,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市委组织部,同时,要征求分管市领导的意见,市委组织部根据各地区和部门上报的出国(境)请示,经征求纪检和检察部门意见后,在没有影响出国(境)问题的情况后,报分管部长、部长审批。

三是严把监管关。强化对干部因私出国(境)的日常监督与管理,对每位办理完因私出国(境)手续的干部我们都要进行一对一的出国(境)教育,每月对已审批的出国(境)人员回国后未上交证照情况进行清查,对回国后未及时上交证照的进行催缴,印发催缴通知,确保证照及时收缴。下达催缴通知单位后仍不交回证照的,通知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予以注销。2014年及时注销了3本未按时交回证照。

四是严把日常管理关。建立了干部出国(境)信息管理系统,将每位干部的持有出国(境)证照情况、办证时间、有效期、每次出国(境)的审批时间、出国(境)目的地、回国月份等基本信息等全部录入信息系统,做到每位干部每次的出国(境)情况全部如实记录,动态管理掌握干部因私出国(境)情况,提高了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干部任免调配科供稿)

 

乌海市认真开展“两核查”把好干部选任入口关

 

核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核查干部人事档案作为干部考察的必经程序之一,是从严治党新常态下防止干部“带病提拔”的重要举措。乌海市认真部署“两核查”工作,把好干部选拔任用入口关。

一是明确工作要求。凡干部任前未进行“两核查”的,所做出的干部任免事项一律无效,其中,对拟提拔的副处级及以上人选、转任重要岗位人选要核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和干部人事档案;对拟提拔的科级及以下人选要核查干部人事档案。核查干部有关事项报告时主要看报告事项是否真实,是否存在故意隐瞒现象;核查干部档案时主要看有没有假年龄、假学历、假履历,切实防止有硬伤的人蒙混过关,从严把好选人用人的考察考核关。

二是加大核查力度。实行干部档案任前审核制度,坚持“谁管理、谁把关,谁考察、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拟提拔干部的档案进行严格审核,重点审核“三龄两历一身份”等内容。发现档案涂改、材料和信息涉嫌造假的要立即核查,经组织调查确有问题的要取消任职资格,并严格进行处理;经组织调查一时难以查清的,要记录在案,未经核准前一律暂缓考核并停止任职程序。

三是强化监督责任核查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程纪实和《干部任用条例》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发现存在未经核查就提拔任用的干部,或核查发现存在明显问题不按规定处理的,将严肃追究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有关人员责任。                          

(干部一科供稿)

 

【工作动态】

近日,市委组织部印发《乌海市科级干部选拔任用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各区、市直属部门(单位)及所属单位的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和日常管理工作。

(干部一科)

近日,全市村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此次换届工作共涉及13个行政村2个涉农社区,换届选举应到党员740名,其中654名党员参加了选举,参选率达88.4%。共选出委员(含书记)55名,女性委员18名,选出村党组织书记15名,女性党组织书记5名。

                               (组织一科、组织二科)    

近日,市党联办组织市级党代表开展以“聚集党建、关注民生”为主题下基层调研活动。

(党联办联络科)

近日,乌达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区委书记、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包野听取了作风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三个专项组14月份工作进展情况,研究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并明确了工作要求。会议通过了《乌达区关于开展“守纪律、讲规矩、强责任、树新风”专项活动实施方案》、《乌达区委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从严治党八项要求的意见>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关于建立健全“五个一”工作机制 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的实施办法》、《乌达区落实五级示范抓引领 推进联系服务群众常态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乌达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工作要点》、《乌达区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2015年重点工作》。  

                              (乌达区委组织部)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电话:0473-2991634
蒙ICP备11001578号-2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64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email:djzx9829@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