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员之家

20151020 第三十二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25  

分享到:

第 32 期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               20151020

 

【内容摘要】

乌海市“三争四有五强化”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

乌海市“一拖三”举施推进法治队伍建设

乌海市:强化综合分析研判助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乌海市:“三化”举措提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

市委组织部支持配合推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工作动态

 

乌海市“三争四有五强化”

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

 

乌海市在推动全市万名干部下乡驻村“推进‘四个全面’、加强重点工作落实”中,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全区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会议要求,扎实推进全市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功能作用,以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为主线,深入实施农村“十个全覆盖”工程,着力推进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我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在全市组织开展了“三争四有五强化”活动。

开展“三争”活动。争创一类村级党组织。按照自治区农村党组织建设“十星”级管理标准,开展争创“八星”及以上活动,通过对村级组织严格考评,分类定级,整顿后进,保持先进,实施动态管理,适时整顿,确保各村级组织全部达到一类组织。争当张耀国式的村干部。学习张耀国同志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高尚精神;学习他与时俱进,勇挑重担的进取精神;学习他克己奉公、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学习他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争做带头引领的先锋模范好党员。积极引导农村党员做好“五带头”,即:带头学习提高,要主动学习政策、法律和运用、推广农业新技术;带头脱贫致富,积极引导、带领群众发展农区经济,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的技术、资金等困难,最终带领群众走上共同致富之路;带头服务群众,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自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带头遵纪守法,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带头弘扬正气,要主动改掉陋习,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敢于克服纠正各种不良风气和不良言论。 

开展“四有”活动。有党员示范。在农村党员中积极开展党员示范户活动,每个村至少要确定2户党员示范户。通过活动,引领全村党员干部加强学习,努力工作,促使党员干部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及服务意识,促使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党员先进性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密切党群及干群关系。有阵地依托。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满足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等综合功能,建立统一的便民服务中心,配备标准化卫生室、文化活动室和群众健身广场。统一牌匾,村委会门口只悬挂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和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四块牌匾。设立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有经费保障。落实村干部工作报酬待遇和基本养老、医疗保险等保障政策,落实和完善村级组织工作经费和党组织活动经费,建立稳定增长机制。有产业支撑。加快转变农牧业产业发展方式,大力推动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指导编制完善契合本村产业发展规划。切实通过加强农村基层党建促进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农业产业发展助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开展“五强化”活动。强化党务。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经常性开展组织活动,依托远教站点、广播喇叭经常性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腰鼓队、说唱队、秧歌队、广场舞队等群众性文体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实党务工作力量。强化村务。依托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经常开展民主议事活动,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532”工作法,提高村务管理水平。每季度在“三务”公开栏公开党务、村务、财务信息。强化服务。设立代办点,主动接受群众委托,代为办理(或代理服务)涉及组织、农业、民政、司法、文化、社保、就业、综治、国土、卫生、计生等部门服务事项,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帮扶机制。依托村卫生服务站,开展卫生保健知识宣传活动,组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强化商务。依托综合服务站点,定期发布科技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实施“党员创业致富”计划,引领居民群众兴办产业,推进“组织创产业、党员创事业、群众创家业”。强化事务。建立说事谈心制度,引导居民群众“有困难找干部,要上访找支书”,建立村干部值班制度,社情民意直通车机制,重要事项报告制度和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组织一科、组织二科 供稿)

 

乌海市“一拖三”举施推进法治队伍建设

 

制度先行强化组织领导。市委法治队伍建设专项组印发了《推进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法治队伍建设专项组关于推进依法治市法治队伍建设专项工作的通知》,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各牵头单位、参与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进一步推进法治队伍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实行专项组抓牵头单位,牵头单位抓参与单位的协作机制。各牵头单位加强与参与单位的内部沟通,专项组办公室发挥好日常联络、沟通协调、督促检查作用。建立工作责任制,明确了责任人和具体联络人。

每季度一次工作推进会。季度工作推进会上,各牵头单位向法治队伍建设专项组汇报本季度工作进展情况,包括特色做法、亮点工作、工作推进中存在问题及意见。专项组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对推进下一步工作落实提出要求。

每月汇总一次工作进展。各牵头单位、参与单位按照《法治队伍建设专项组2015年度工作计划》,每月逐条逐项梳理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更新《乌海市委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任务总台账》、《乌海市委推进依法治市2015年度工作台账》、《乌海市委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创新实践台账》三本台账。

每月报送一篇特色工作信息。各牵头单位按照《乌海市推进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工作的通知》要求,对中央、自治区近期出台的法治建设政策和措施、贯彻落实各级法治建设重要会议及文件精神情况、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动态、特色做法、典型经验、工作成效、工作总结、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等以信息的方式报送法治队伍建设专项组办公室。

(干部一科 供稿)

    

乌海市:强化综合分析研判

助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乌海市从全面准确掌握领导班子运行情况和考准考实干部入手,坚持把识人察人的功夫下在平时,积极探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长效机制,进一步增强了市管领导班子配备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和科学性。

多角度研判。合分析研判主要是在年度考核基础上进行,重点对正职调整或职位有空缺的、因结构不合理和不团结等因素导致整体功能存在缺陷的、上年度考核排名靠后的、本年度班子成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信访举报较多的、民意偏低的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研判分析。领导班子综合分析研判主要突出领导班子的整体结构、政治表现、领导水平、运行情况、工作实绩、廉政建设、优化方向等七个方面的情况;领导干部综合分析研判主要突出领导干部个人在理想信念、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优化方向等六个方面的情况。

精细化实施。科学设置研判工作方法,将研判工作细化为资料收集、民主测评、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初步分析、深度访谈、自我评价、实地走访、综合分析、撰写报告等若干个具体步骤。在此基础上,对研判工作中收集到各类数据和实地调查掌握的各种信息认真筛选,通过综合分析、集体讨论,形成综合研判报告,分析说明班子配备和运行情况,对领导干部的现实表现作出客观评价,并提出优化班子配备、加强班子建设及干部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全局化运用。适时向被分析研判的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反馈情况,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坚持把研判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班子调整配备、队伍管理监督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分析研判的导向作用。结合研判结果、工作需要和干部意愿,统筹提出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优化配备建议,促进其持续优化提升。对存在问题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区分情况建议适时调整、交流;对研判中发现的干部队伍建设中普遍存在的作风、能力等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警示提醒、诫勉谈话等措施,敦促其整改提升。

(干部二科 供稿)

 

乌海市:“三化”举措提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

 

通过集中管理、专项审核、日常强化等三项措施,乌海市全面提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落实中央及自治区从严管理干部档案的有关要求。

“集约化”管理。市委常委会对干部人事档案集中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将全市干部人事档案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全部集中至市、区两级组织、人社部门,全市的管档单位将由112个减少至8个。市委组织部已经基本完成了市直党群部门23个单位的档案接收工作。市人社局成立了乌海市政府系统档案管理服务中心,配备了8名专职管档人员,现已基本完成管档设施建设,并拟在专项审核工作完成后着手开展档案集中接收工作。

“专题化”审核。将干部人事档案涂改造假、基本信息记载是否准确、关键材料是否齐全作为专项审核工作重点,全面纠正档案中的错、假、乱等现象,进一步维护档案的真实性。按照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有关部署,我市成立了乌海市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全市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实施方案》,并在全市范围内召开了动员部署会议和专题业务培训,全面开展了专项审核工作。全市应审档案18867卷,截至9月份,已经完成审核15041卷,占总数的79.7%。其中,共发现疑似涂改造假档案591卷,基本信息记载不一致档案2604卷。

“细密化”推动。加快推进档案数字化工作,逐步实现数字纸质两档互相印证、分离管理。依托《干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了市管干部及市直党群部门干部档案数字化工作,同时,采取“三员分离”的方式进一步分散《系统》管理权限,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数字档案安全管理和应用。全面完善档案日常管理制度体系,拟于年底前制定印发《乌海市干部人事档案集中管理办法》,从干部人事档案收集、鉴别、利用、转递、保管保密等方面进一步规范日常管理,从严落实违规惩处。

(干部任免调配科 供稿)

 

市委组织部支持配合推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市委组织部深刻认识“十个全覆盖”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发展工程的重要性,多措并举确保高质量完成“十个全覆盖”包村包户、督查助推等任务。

做好机关干部思想发动工作。部机关通过召开部长办公会议、网络平台等渠道,要求全体组工干部切实增强责任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和市委的部署要求上来,充分认识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践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求,切实把“十个全覆盖”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同时要求组工干部大力弘扬忠诚公正、创新卓越的组工文化精神和真抓实干、立行立做的工作作风,一天也不懈怠、一刻也不放松地抓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各项工作任务。

结合组织工作实际积极推进相关工作。一是选调干部包村驻村。全市共选派14名县处级干部承担13个行政村、1个涉农社区“包村组长”职责,选派75名县处级干部负责48个自然村“包村小组长”工作;指各区委、市直各部门按照“部门包村”工作要求选调下派包村驻村干部。二是组织重点任务督查组。根据工作职责,制定《乌海市重点工作督查考评方案》,对“十个全覆盖”、“干部下乡驻村”等重点工作进行现场督查、实地考评,督查组坚持7×24不间断工作模式,扎实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印发《进一步明确部门包村工作组组长及驻村干部工作职责的通知》,确保部门包村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三是派驻机关包村工作组。部机关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组工干部分组包户工作,成立一支由常务副部长带队、科室(中心)负责人跟班、一般干部轮值的包村工作队,严肃工作纪律,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做到机关包村任务不完成不收工、工作组长期奋战不解散,部领导带头亲力亲为、深入庭院,随时掌握工作进度,紧盯薄弱环节,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强力推进工程进度。坚持每日记录、研析《驻村民情日记》,对驻村入户收集的群众意见、发现的实际问题等作统一列表整理、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采取“销号式”办法逐一落实解决;带领村民动手清理整顿院落,推进“三清三改三化”工作,改善居家环境。同时,实现农村社保、危房改造、种养殖技术等知识的入户见人宣传“全覆盖”。四是成立基层党建督导组。督促指导“十个全覆盖”工程与农村基层党建的结合,组织发动基层党组织、党员,特别是农村党组织要发挥“堡垒”作用、农村党员要发挥“先锋”作用,发挥农村牧区基层党建工作“十星级”管理(即班子坚定星、党员先锋星、管理民主星、产业引领星、集体实力星、阵地功能星、制度落实星、和谐稳定星、乡风文明星、群众满意星)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做到建设任务和基层党的建设同安排、同检查、同提高,做到同步推进。

创新工作方式支持“十全”工程。市委组织部采取多种方式带动广大农牧民深度参与到“十个全覆盖”工作中来。一是开展“便民微信进农家”活动。汇集全28家便民微信公众号名称、二维码,根据各部门(单位)业务开展、服务项目、推送内容等为村民提供平台简介索引,方便村民根据需求选择关注了解。及时更新、改进自办“乌海党建”公众号,使其更贴近农牧民信息需求。二是启动组织工作支持“十全”工程建设联动机制。计划整合市委组织部在党的建设、干部管理、人才支持等方面的职责和优势,在党建引领、干部调配、智库支撑、制度制定等方面向“十全”工程倾斜。

(办公室 供稿)

 

【工作动态】  

近日,市、区两级组织、人社部门派员参加了全区旗县(市区)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培训部署西部片会,认真学习此项改革主要精神、操作步骤、实施办法等,并于近期启动了三区贯彻落实工作。

(干部任免调配科)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电话:0473-2991634
蒙ICP备11001578号-2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64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email:djzx9829@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