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 期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 2016年8月31日
乌海市“五个加强” 真“挂”实干抓好干部挂职工作
乌海市坚持“帮助干部成长、助力建设发展”理念,为帮助干部快稳成长,进一步拓宽渠道,扎实做好干部挂职锻炼工作。
加强政治指引,提升挂职安排的针对性。扎实做好“双向对接”,在制定挂职计划前,专题研究挂职岗位安排,多层次、全方位了解各单位对派出挂职干部、接收挂职干部的需求、建议,以及全市重点工作、重点项目人才需求,根据选派单位接收意向和干部能力需求,市委组织部会同各接收单位,共同研究,科学安排岗位,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干部挂职锻炼方案,将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本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按照方案精心部署、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挂职工作有序开展。
加强培养管理,提高挂职锻炼的实效性。制定《乌海市干部挂职工作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干部挂职工作,对挂职锻炼的对象、岗位安排、工作程序和日常管理、纪律监督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督促各接收单位将接收挂职干部作为重要工作任务,让挂职干部尽快熟悉环境、进入角色、开展工作。要求接收单位须明确挂职干部工作职责与任务分工,要给其交任务、压担子,全面了解和参与中心工作,组织参加单位班子会议、党组织生活,并做好挂职干部工作和生活上的服务保障。要求挂职干部尽快熟悉工作、发挥作用,认真执行挂职单位分派任务,严守工作纪律和挂职规定,不得为接收单位增加额外负担。
加强挂职选派,提升挂职干部综合素质能力。为进一步加大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印发《乌海市“提素质,促一线,干部挂职千人计划”实施方案》,利用5年时间,选派机关年轻干部到扶贫帮困、“十个全覆盖”等重点工作和镇街、村社等基层学习锻炼,使他们深入了解民情、熟悉基层,在实践中锤炼党性、磨练意志、砥砺品质,提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同时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基层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从而形成优秀干部从基层来到基层去、在实践中健康成长的长效机制。本年度全市共选派427名干部赴“棚户区改造”等一线“战场”实战锻炼。
加强立体考核,确保选派干部挂的“实”。一是季度考核,要求挂职干部在认真总结本季度工作基础上,填写《挂职干部季度反馈卡》,简要记录当季所做的主要工作,报接收单位领导审签,并报送市委组织部。二是自我评价。在挂职结束后,挂职干部撰写挂职总结,结合实际对自己进行中肯的评价,既对自己所学所做进行总结,也找出不足。三是单位评价。挂职单位结合干部挂职期间的各方面表现,在挂职结束时,对挂职干部挂职期间的工作表现进行鉴定,作出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四是组织评价。综合个人和单位评价,同时通过民主测评、干部访谈、征求意见等方式,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考核为优秀的优先提拔重用,考核不称职的将被诫勉谈话。
加强服务保障,增强挂职干部的归宿感。分批召开挂职干部专题座谈会,听取挂职干部的收获体会和对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与其沟通谈心。明确专人负责与挂职干部沟通联络,随时解决挂职干部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来我市挂职的外地干部在食宿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市委组织部多方协调、统筹安排、妥善解决,为挂职干部解决后顾之忧。针对赴外地挂职的干部,市级财政设立专项经费,给予生活、交通补助,对挂职干部工作和生活情况定期进行了解,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切实为挂职干部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青干干教科供稿)
【简讯】
市委组织部开展非涉密计算机专项保密制度建设与自查自纠工作。一是以宣传教育为主导,强化保密意识。部机关采取认真组织学习《国家保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观看泄密事件警示案例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对计算机保密相关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并结合实际严格贯彻落实。二是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严格规范管理。制定《非涉密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制度》,实施非涉密网络定期开展保密检查制度;对上网信息严格审查、严格控制、严格把关,做到 “上网信息不涉密、涉密信息不上网”。三是以督促检查为常态,堵塞管理漏洞。采取自查与抽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等方式,对计算机及其网络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涉密网络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市党员教育中心)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推动“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模式。通过党支部的有效带动,各合作社发挥自身优势,一产以蔬菜、葡萄种植为主体,花卉、育苗为辅,二产引进天合谷粗粮加工、赛星榨油等农产品加工业;三产打造以旅游观光、采摘体验、农家乐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休闲庄园,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市党联办联络科)
【工作动态】
近日,市农业产业化指导服务中心1人入选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及中科院联合组织开展的2016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选派活动,将派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为期一年的研修工作。
(人才科)
2016年全市党员教育及党建电视片创作素质能力提升班日前在中国传媒大学结业。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副巡视员生秀红、《信仰》总编导王猛、央视资深摄像赵海涛等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党员电视教育电视片编导创作、新媒体传播与党员教育创新等专题授课;赴中国组织人事报社就信息图片稿件采编流程、微信公众号与新闻网等新媒体运行及维管情况进行学习交流。
(市党员教育中心)
上一篇:20160829 第二十三期
下一篇:20160908 第二十五期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电话:0473-2991634
蒙ICP备11001578号-2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64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email:djzx9829@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