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紧紧围绕全市组织工作会议总体思路,在组织工作实效、基层党建工作、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等四方面花大力气、下深功夫,不断提高组织工作质量和水平。
抓基层,提升组织工作实效。强化党建责任,实行区委书记“一月一听”全区基层党建工作专题汇报,区委常委会“一次一听”1-2名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情况汇报并进行评议的工作机制。推进标准化建设,目前,社区“两委”人员从原有108人增加到188人,为每个社区(共22个社区)每年增加工作经费16.45万元,全区212个基层党组织达标186个,达标率87.7%。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认真落实党内政治生活“1+5”制度,通过月自查、季督查等方式,对督查中涉及党组运行、“三会一课”制度落实等3大类47个问题明确整改要求,确保组织生活常态开展、指向开展、高效高质量开展。
抓重点,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深化农区“富民党建”,发挥“满达呼”产业协会等特色党组织引领作用,依托主导产业、优势资源、集体资产和群众入股等方式,带动农区发展、农业增资、农民致富,目前,集体经济已实现“清零”目标,收益达7万多元。深化街道“暖心党建”,实行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示范户“五级联动”模式,推行“联合党委”机制,实行“轮值书记”、“兼职委员”制度,今年以来,召开民情民意研究协调工作例会6次,有效解决群众反应的困难、问题、诉求24件。深化非公经济组织“连心党建”,深入推广园区党建“223”工作法,深化“1+3+N”的园区党建体系,用好用活“三有三无”党建工作载体,选派党建联络员和指导员65名,实现党建工作与服务企业“双发展”。深化机关“活力党建”,开展“红旗党支部”创建活动,制定完善党群、经济、民生、社会事业4类86项考评细则,推动窗口和服务行业“三亮、三提、三比、三评、三创”,精简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有力推动“放、管、服”改革。深化教育系统“树人党建”,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载体,开展“支部展风采”“书香校园”“蓝青工程”“三名工程”等创建活动,发挥北师大附小教育资源集聚优势,辐射培育具有地区影响力的优秀学校和师资力量,实现区域性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深化卫计行业“关爱党建”,发挥“名医馆”“蒙医医疗”资源优势,立足区中心医院公益性改革,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组建医联体,整合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资源建立医共体关系,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健康医诊疗格局。
抓根本,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加强日常培训,选派120人参加全市组织系统和市委党校各类培训班,举办2期学习十九大精神专题轮训班,培训干部400余人。开展对标活动,全区55家单位成立对标小组,科学制定对标实施方案,31家单位到优秀标杆单位进行对标学习。抓驻村工作队,制定《乌达区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选派11名机关干部入驻涉农社区,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充分发挥驻村干部能动作用,有效落实扶贫攻坚各项任务完成。
抓关键,提升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水平。追求“讲政治”的新精神,推行“2+3”学习模式,发挥好“主题党日”和“党员学习日”两个作用,建立“部长领学、股室深学、党员讲学”的三个学习机制,确保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目标同向、号令同调、运行同步。遵循“重公道”的新要求,落实“好干部”标准,建立部机关量化考核评价体系,突出“比经验、比办法、 比业绩”,提高工作效能。落实“业务精”的新能力,持续推进“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忧、聚民心”活动,解决农区和城区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44个,帮助企业解决党建工作方面问题36个。保持“作风好”的新常态,严守组工干部“十严禁”,实行纪检组长列席部务会常态化,修订完善了意识形态、党员干部网络行为规范等25项制度,树立勤政廉洁好形象。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电话:0473-2991634
蒙ICP备11001578号-2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64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email:djzx9829@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