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全面深化改革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必然要求。会议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汹涌浪潮中,广大党员干部要秉持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改革为东风,掌牢为民之舵,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改革新篇章继续远航。
把稳“民心所向”方向舵,坚持“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航向不动摇。治国有常,利民为本。新时代新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日益强烈。党员干部要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必须要做到“脚下有泥,心中有光”,沉下心、俯下身,以“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办实事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群众的“柴米油盐”记在心上、“急难愁盼”抓在手上。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都始终关注人民群众的期盼和需求,将人民群众的痛点、难点作为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乡村振兴。“人民”是逻辑起点,也是价值旨归。我们要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将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以“一项一项抓落实,一年一年见成效”的决心,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筑牢“为民务实”的梁骨,坚守“实事求是,稳中求进”的节奏乘风破浪。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勇气,坚决破除一切妨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做表面文章、不搞形式主义、不做“假大空”。把握好时机,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要厚植“实干争先”的良木,干事要实,只有“实”的过程,才能有扎实的结果。在为民服务中,党员干部要以全情的投入、全心全意的付出托举“人民幸福”,以人民群众的所盼、所需为坐标,让行动落在“坐标轴”上,从具体实际出发,事事“我当先”,难题“让我来”,以“必定有我”的自觉担当办好为民之事。应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把现实问题想全、想细、想深,在历史的重要节点抓住时代发展和民生大计的“头等大事”,早谋划、快推进、重攻坚,扎实推动发展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
握牢“责任担当”的船桨,秉持“齐心协力,拼搏进取”的决心勇往直前。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是庄重严肃的承诺,更是枝叶关情的行动。“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改革推进到今天,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担当,不断增强推进改革的主动性和坚定性。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在改革“深水区”中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要敢于担当作为,坚持正确政绩观,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做到知重负重、攻坚克难、拼搏进取。主动扛起“为民造福”的责任,在接续奋斗中做好新时代“人民至上”的掌舵人。
上一篇:着力打造新时代党员劲旅
下一篇:凝心聚力推动改革开放“加速度”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电话:0473-2991634
蒙ICP备11001578号-2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64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email:djzx9829@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