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员之家

乌海市:“党建+扶贫”精准狙击 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09  

分享到:

乌海市采取党建+扶贫的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建档立卡、精准脱贫的要求,抓党建促脱贫,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程。

扶正靶位,党建+扶贫凝聚不拔之志。发挥“领头雁引领示范作用,凝聚脱贫攻坚不拔之志,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坚持把党性强、作风好、有本事作为选人用人标准,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按照“人岗相适、发挥专长的原则,选派41名优秀干部到14个行政村(涉农社区)、27个村民小组任第一书记,切实提升农区自治中核心领导能力。按照每个村不低于2—340岁左右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要求,储备村级后备干部34人,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瞄对靶向,党建+扶贫汇聚不竭智力。党建促脱贫注重改 “输血造血,提高了脱贫成效。开展创业扶贫,积极开展创业培训、技能培训,让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全市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实现脱贫821人。开展教育扶贫,严格落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给予保教费50%的资助,对生活特殊困难的幼儿给予生活补贴;对低保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以及孤儿当年考入正规大学的给予资助1万元//人。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应届大学生在内,全市有225人享受资助。开展兜底保障,全市建档立卡仍未脱贫89人中,享受低保待遇的有59人;对农区低保家庭中的未成年人、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按照低保标准的10%提高补助水平,更好地提高了基本生活水平。

    打准靶心,党建+贫扶开展精准脱贫。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三个步骤,提升了脱贫精准度。创新活动载体。海勃湾区新地村制定了《精准扶贫精准识别办法》,即“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议工作法,实现了有进有出、逐年更新、分级管理、动态监测。实施挂图作战。各区各镇(村)将脱贫攻坚工作主要内容全部列图上墙,贫困户具体清单一目了然,扶持谁、由谁扶、怎么扶精准到人。建立长效机制。严格按照《关于建立贫困退出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规范贫困人口的脱贫程序,对稳定达到脱贫标准的及时退出,确保实现稳定脱贫。截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15人,已脱贫1426人。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电话:0473-2991634
蒙ICP备11001578号-2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64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email:djzx9829@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