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员之家

海勃湾区发挥“四大能动性” 促贫困户全部脱贫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24  

分享到:

     海勃湾区充分发挥区域化基层党组织、党支部书记、各级党员干部和先锋模范农区居民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以“党建带动+农户参与”模式探索脱贫攻坚路径,取得了较好成效。截至2016年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358户全部实现脱贫。

    发挥区域化党组织力量凝聚致富合力。完善“党支部+合作社(农业企业)+基地+农户”组建方式,探索“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银联建”等特色新模式,形成有效服务农区发展的特色区域化党组织,协力建立农产品产、供、销网络,促进了农区产业化发展。巴音乌素村发挥党支部牵线作用,引进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100兆瓦光伏农业扶贫项目、源联公司1600余亩黑枸杞种植项目等,270余名居民实现就业,人均年增收1.8万元。新丰村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打造“人力资源品牌村”,组建工程建筑队、家政工作队等,带动380余人实现就地转化、就近务工。王元地村党支部依托汉墓遗址、龙游湾湿地打造文化景观旅游品牌村。

    发挥“书记资源”优势打造农区信息化增收平台。村(涉农社区)党支部书记积极搭建人力资源信息平台,拓展农副产品销路,一批无公害葡萄、野生黄河鱼等“本土农副产”品牌效应逐步放大。王元地村第一书记搭建“千里山镇农副产品销售平台”,严把信息发布关,确保农副产品品质不缩水;中河源社区党支部书记组建 “中河源社区农副产品信息交流群”,以“党员推荐品质保证”为宣传口号,用好“党员推销员”朋友圈,帮助农区居民拓宽销售渠道,近半年时间,60余种农副产品累计销售额超13万余元。

发挥各级党员干部能动性确保扶贫工作精准到位。积极推动“一户一策一干部”政策落地,市、区、镇、村四级党员领导干部与358户贫困户精准结对,按照因病、因学、缺劳力、缺技术、缺资金、缺主导产业等致贫原因,精准识别认定、建立管理档案、坚持分类施策,采取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创造居家就业机会、建立农区老年看护中心解放贫困家庭劳动力、帮助申请医疗救助和助学政策、推进“雨露”计划等举措,引导贫困人群就业创业、同步脱贫。

    发挥农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困难群体脱贫致富。通过支持农区党员带头成立农业合作社、鼓励种植能手引进新奇特产品、邀请种植能手亲自教授农户种植技术,带领农户学会技术、找准路子,走出了一条“党委主导、支部引路、党员带富、群众参与、齐心发展”的新路子。党员杨淑珍带头成立的绿隆育苗种植专业合作社每年育苗在两千万株,带动200多户人均增收8000元/年。党员致富能宋根奎、党员种植能手邓文彪、年轻党员菅永、郭燕飞等50余名党员在育苗种植、新奇特农产品种养殖等领域率先发展致富,先后带动了400余户低收入农民增收脱贫。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电话:0473-2991634
蒙ICP备11001578号-2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64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email:djzx9829@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