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党员之家

20150325 第九期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25  

分享到:

9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               2015325

 

【内容摘要】

●乌海市从基层入手积极探索党代表作用发挥有效途径

●乌海市“三个到位”扎实做好

  非公组织党建摸底调查工作

●海勃湾区非公工委多管齐下服务企业

●乌达区新达街道党工委“支部引领协会”

  促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工作动态

乌海市从基层入手

积极探索党代表作用发挥有效途径

 

    乌海市以镇党代会年会为契机,结合在职党员进社区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党代表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进一步提高了各级党代表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从基础入手,着力增强党代表履职的主动性。结合我市联系服务群众“五步工作法”,区根据实际情况,由社区(村)公开活动时间,各级党代表积极主动与所在社区(村)联系,参与到联系服务群众中去,与社区(村)群众面对面交流和沟通在走动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征求到意见建议359条,涉及环境卫生、安全保卫、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等方面。各级党代表充分发挥自己在知识、技术、财力等方面优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16条,其他问题及时向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反映。同时各区积极组织代表参加社区开展的各类活动,如在海勃湾区东山北社区“党员在身边温暖在人心”面对面捐助活动,党代表们参与政策法规宣讲8场,协助解决项目建设困难问题3个。通过组织党代表活动及党代表个体主动参与活动,激发党代表的代表意识、履职意识,增强党代表履职积极性主动性。

    从基层入手,以下促上激发党代表责任意识。各区委组织部普遍开展党代会年会专题培训使党代表熟悉年会制度、程序和要求。各镇党委在会前组织代表对镇里重要项目、重点工程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视察、学习培训、走访讨论等活动,强化了党代表对镇全局工作的了解和重点工作的把握,使党代表提案的意见建议变成镇党委科学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和参考依据。同时,镇党委提前2天将会议材料发至各代表手中,让代表有时间“集中精力想大事”,并将正式会议压缩在1天内,让代表“集中时间议大事”。通过镇党代会年会工作,架起了党代表在党组织与党员、干部、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极大丰富了党代表任期制工作的内容,让党代表切实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党联办综合科供稿

 

乌海市“三个到位”扎实做好

非公组织党建摸底调查工作

 

    为切实加强非公组织党建工作,全面准确地掌握非公组织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乌海市坚持做到“三个到位”,扎实做好非公组织党建摸底调查工作,为党组织集中组建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坚持加强领导,确保摸底工作力量到位。先后召开全市非公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年”活动动员大会非公组织集中组建年活动第一次推进会,进一步明确了“集中组建年”活动的目标任务和方法措施以及开展非公组织集中组建活动的重大意义,印发了集中组建年活动工作方案和摸底调查阶段工作方案。对集中组建年活动摸底调查阶段工作进行了交流座谈,就如何做好摸底调查工作统一了认识,取得了共识。同时,充分发挥非公工委各委员单位及办公室的领导作用,分别在市工商联、市工商局、市民政局设立了非公党建工作办公室,全面理顺非公党建工作机制,切实加强组织保障。抽调10名领导干部组成5个党建指导组,指导督促全市非公组织党组织集中组建活动的各项工作任务。各区根据地区实际情况,成立了专门工作组,开展集中组建活动的摸底调查工作,切实加强了摸底调查工作力量。

    坚持实地调查,确保摸底工作覆盖到位。调查摸底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调查过程中,坚持做到“一见面、四摸清”,即:与企业业主见面、摸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摸清企业员工状况、摸清企业党组织建设情况、摸清企业党员人数,确保非公组织全覆盖,不留死角,不留空白。通过深入企业实地摸底、走访了解、详细记录等形式,摸清全市非公组织第一手资料,多措并举,逐一登记,做到“单位性质清员工人数清、经营状况清、党员数量清、党组织设置清”。为保证摸底工作的彻底性,不论非公组织规模大小、人员多少、是否建立党组织,只要具备独立法人资格且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均列入摸底范围。

    坚持摸清家底,确保组建情况掌握到位。对调查摸底数据进行核实分析,数据表格分为三个大类非公经济组织、个私经济组织、社会组织,每一大类按照已组建党组织、未组建党组织、规模以上、规模以下、关闭停产、未投产企业及未注销空壳企业等分类建立台帐,实行动态管理。同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按照已组建与未组建党组织企业中的党员数和企业所在区域与所属社区进行分类,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数据库,为下一步制定党组织组建方案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依据。积极宣传引导帮助“口袋党员”、“隐形党员”主动亮明身份找组织,构建党建工作和群团工作“共建互促、优势互补、党群工作一体化”工作格局。

(党员管理中心供稿)

 

海勃湾区非公工委多管齐下服务企业

 

    海勃湾区非公工委多管齐下,想方设法联系企业、服务企业,积极扩大非公领域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

    印发《致非公业主、党员的一封信》,消除顾虑,加强沟通。为方便各单位在摸底工作时加强与非公组织业主、党员的沟通,赢得他们的理解支持配合。海勃湾区非公工委提供了《致全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业主、党员的一封信》模版,供各单位在摸底走访时印发使用同时联合宣传部、信息办等在报纸、网络、广播电视、微博、微信等平台加强宣传。

    利用信息化手段方便非公工委工作人员和企业之间沟通协调。制作海勃湾区非公工委通讯录,明确领导及联络员的单位、姓名、职务、电话、QQ号等。建立了海勃湾区非公工委工作QQ群,便于各单位之间在线咨询沟通。

    非公组织党员免费订阅手机报。海勃湾区非公共委收集企业党员电话,由市非公工委办公室出资,免费为区非公领域的党员订阅一份手机报,以宣传党建要闻、党性教育、党员故事等内容。

(海勃湾区委组织部供稿)

 

乌达区新达街道党工委“支部引领协会”

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乌达区新达街道党工委采用“支部培育协会、部门支持协会、协会联系群众”的运行方式,变“社区包”为“协会管”,充分调动辖区党员和居民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支部培育协会。依托社区党支部,将社区零散的“兴趣小组”扩建成协会组织,居民自愿入会、倡导居民自主管理。协会由不同数量的党员和热心群众组成,会长、骨干分子均由群众中较有威信的党员、居民代表担任,他们党性强、居民中威望高、热心公益事业,成为带动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和文化活动的“领头雁”,保证了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在协会中的充分发挥。

    部门支持协会。社区党支部按照“组建一个扶持一个巩固一个”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协会组织尽快走上正常化轨道。在阵地建设方面,在社区服务中心内为协会提供服务活动场所,真正做到让协会组织“有场议事”。为协会提供资金补贴,用于购买各种器材及演出服装,保证协会组织的正常运转。在协调部门方面,社区党支部通过积极争取文化、民政、妇联、公安、司法等部门以及共建单位在人、财、物方面的支持,使协会组织不断壮大。在营造氛围方面,努力为协会搭建活动平台,举办夏季纳凉晚会、新春文艺汇演、社区文化周等各类文体活动。在购买服务方面,努力拓宽服务渠道,深化政府购买协会服务工作,使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近年来,已投入20多万元购买了“居家养老”、“留守儿童”、“援助贫困母亲”、“关爱残疾人”等服务,极大提升了协会自我发展的能力和空间。

    协会联系群众。社区支部注重加强对各类协会的引导,坚持做到出谋划策而不直接决策,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带动协会会员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和活动,使各支协会队伍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近年来,先后成立书法协会、舞蹈协会、红歌协会、红丝带家政服务协会、读书协会等50个群众协会。其中冬青艺术团、育英书法协会、雅韵京剧票友协会等20个协会组织已在民政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并多次在市区两级组织的文体娱乐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目前,社区各类协会已有会员2000余人,累计开展活动5000余次,成为了社区文化的主要阵地和社区群众的交流舞台,在构建和谐社区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乌达区委组织部供稿)

 

【工作动态】

    近日,我市完成了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第五批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草原英才”申报工作。共上报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4个、“草原英才”培养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

(人才科供稿)

 

上一篇:20150312 第六期

下一篇:20150411 第十一期

中共乌海市委组织部版权所有
电话:0473-2991634
蒙ICP备11001578号-2 蒙公网安备 15030202000164号

地址: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乌海市海勃湾区滨河区市行政中心
邮编:016000 
email:djzx9829@126.com

技术支持:鄂尔多斯海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